德吉曲珍是西藏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的一名老师,2015年开始接触古籍修复,以后的4年中,经过专业培训和多地学习,成为一名专业修复师,2019年成为古籍修复课程的专业老师。她说:“课程每学期有36节课,课时完成后,学生能够掌握古籍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基础修复技术。”
4月22日,西藏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老师德吉曲珍为学生上古籍修复课程,所使用的为仿真古籍。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德吉曲珍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修复藏文古籍,藏文功底和过硬技术同样重要,能够让文字在修复中还原破损前的原貌。她还说:“课程中,学生用的仿真古籍都是我们在市面上买的梵夹装书籍,材质、形制更接近于古籍。”
教学之外,修复馆藏古籍也是德吉曲珍的重要工作。教室隔壁是西藏大学藏文古籍研究所典藏室,陈放着不同年代的古籍。西藏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西热桑布介绍,2014年7月研究所成立,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古籍抢救、研究利用,同时肩负着人才培养的责任。成立以来,古籍馆藏数量翻倍增长,目前西藏大学共馆藏古籍9000余函、14万册,大多为木刻雕版的印刷品、手抄本以及古籍珍本的影印本,还有很多珍贵孤本。
中新社记者看到,该研究所典藏室陈列的古籍中,有早期藏医药学相关论著和医疗器具方面的图案;梵文语法、天文历算等方面的珍贵文献;珍贵孤本《恰帕鉴宝》文献。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藏族独特的文献载体“桦皮经卷”,该类经卷盛行于公元七世纪至十二世纪,被誉为西藏的“贝叶经”。
4月22日,西藏大学古籍研究所典藏室内的藏医药学论著古籍。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西热桑布介绍,古籍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历算、医药学、史书、文学史诗等,所存古籍最早可追溯到唐末。
西热桑布特别介绍道,所藏“菩日文献”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藏量最多的一次藏文出土文献。其中一部分为吐蕃时期的文献,最晚的也是公元十三世纪以前的古籍珍本,可与敦煌遗书媲美。
“古籍保护离不开数字化。”西热桑布说,西藏大学建立了中国藏文古籍网,已将馆内绝大部分古籍扫描入库,在局域网内可查询到不同版本《大藏经》,以及各类文集文书,“不少内容还借鉴运用到我们教学中”。
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值此
4月16日—18日,2025第八届化工物流安全环保发展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
随着冷空气的远离,我国大部升温模式重启。预计今起三天(4月15日至17日),大回暖持续霸屏,中东部大部地区超30℃的区域迅速扩张,华北、黄
在上海,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负担持续加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方面15日披露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新发癌
4月15日,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浙江启动仪式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举行。现场,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肿瘤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属于生理性退化的表现。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案。但是白内障要等成熟再做手术的观点对吗?上海市静安区
近日,北京市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接到3起厨房起火警情原因均是居民开火做饭时因为其他事情离开厨房导致油锅起火所幸,3起火灾因及时扑救均未
今天(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中国的主题是保障母婴健康 呵护祖国未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举行义诊、培训等活动,面向
随着AI(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越发广泛,许多行业逐渐将其接入,引起了一轮轮变革。那么当医疗行业碰上AI,又会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4月7日,世界卫生日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出席并致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视频致辞。世卫组织将2025年世界卫